保障房距公交站500米内
来源:畅言网 2013-10-29

网络配图
部分保障房户型不好、实用率不高,令困难家庭“拣不下手”的情况今后有望改变。昨日《广州市保障性住房设计指引》已经正式印发,今后,由广州市住房保障办主导建设的保障性住房项目,凡未取得建设工程规划许可证和未完成修建性详细规划审批的,均按此《设计指引》执行。
零容忍“黑厨”、“黑厕”
为满足保障家庭基本居住需求,提升居住品质,根据保障家庭对基本生活空间和配套设施的需求,《设计指引》提供多种户型选择,努力在户型设计上做到“小而精”,在有限面积内通过优化空间布局提升居住品质;对小区道路、建筑出入口、建筑水平及垂直交通、公共配套设施等全部实行无障碍设计,满足轮椅通行;明确公共租赁住房应实施全装修,实现土建和装修的一体化,达到“拎包入住”的效果,满足保障家庭基本居住需求。在户型实用率上更明确要求达到80%左右,不能低于77%,并且每户都要有独立阳台。
《设计指引》在引入绿色建筑技术、注重节能环保方面有所突破,也通过明文规范对保障房通风采光不佳的“黑厨”、“黑厕”实行零容忍。根据国家和地方对绿色建筑和节能设计的相关规范和标准要求,《设计指引》增加了适合保障性住房的绿色建筑和节能设计标准,追求安全、环保、节能、耐用、经济。结合岭南地域特点,规定“住宅宜设架空层”、“建筑单体以南北朝向为主,住宅所有厅、房都必须能自然通风、采光,明厨明厕;每套住宅至少有一个居住空间满足日照标准的要求”、“立面造型设计应简约,不应设计大量装饰性构件”、“外墙尽量设计浅色外墙饰面”等,以达到节能环保的效果。
《设计指引》从保障性住房户型的平面布局、共用空间、细部构造及一些设施设备布置等方面,分别细化完善了适合保障性住房的技术标准和措施要求,统一设计和建设标准、统一材料和设备选型,进一步提高保障性住房设计质量,也为控制投资提供了有力支撑。
要临近城市轨道交通
在保障房项目的选址上,《设计指引》明确要求选择地质条件适宜的地方,与周边建筑距离需要满足规划、环保、卫生等相关部门的距离要求,建筑项目场地周围不存在铅蓄电池厂、垃圾处理场等项目。同时,项目要临近城市轨道交通站点,离相邻的公交站点距离不大于500米。更要优先选择教育、医疗、社区管理、养老、文体、商业、金融等公建及市政配套设施相对完善的地方,并适当考虑方便就业的区域进行规划建设。建筑要以南北向布局为主,东西向住宅栋数不应多于住宅总栋数的5%。
市住房保障办表示,《设计指引》还明确了保障性住房小区配套公建的配建水平必须与居住人口规模相对应,公共服务设施布点必须与居住区规划结构相适应;居住区配套公建应与住宅同步规划、同步建设和同步投入使用;设置适量的商业配套设施,包括平价超市,为小区内中低收入人群和残疾人就近提供更多就业机会;小区边界800米范围内设有一个以上居住区级公园或开放空间等公共场所,供休闲、娱乐。
临街服务网点宜设骑楼
《设计指引》还综合考虑了公共活动场地与步行系统的设置,注重塑造有利于居民交流的公共活动空间,要求设置每100人不少于1平方米的室外健身场地,布置居民锻炼的建设器械和儿童活动器材。并且宜结合架空层、风雨连廊布置有岭南特色的园林环境空间,商业及其他临街服务网点宜设置骑楼街,使居住区内住宅与主要公建配套设施连接形成风雨无阻的步行系统。
发表评论
最新评论
投稿